Home » 时尚快讯 » 社交媒体浪潮冲击下的时尚评论

社交媒体浪潮冲击下的时尚评论

原标题:#RethinkingFashion:时尚要求批评,但它其实只想要赞美—— 时尚评论家真的不再被需要?

若妳有在认真关注时尚界的动向,妳很可能会在以下这些照片中认出这位女士的身分,她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她的一举一动皆能受到如当红超模一般的关注程度?

《Vogue》国际数位编辑Suzy Menkes Photo:Divulgação

游走于各大时装秀前后台的《Vogue》国际数位编辑Suzy Menkes,在时尚评论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数位时代来临之前,Suzy Menkes可说是挥挥笔杆便能带动趋势潮流、甚至影响设计师整季销售的时尚风向标,其犀利精辟的文笔和深入的洞察力,让她的秀评成为设计师每季发表作品之后必须谨慎阅读的「成绩单」;除了为《Vogue》效力之外, Suzy Menkes也曾为《The Times》、《London Evening Standard》、《The Independent》等贡献才华,从时尚评论、财经新闻到艺术展览皆有涉猎。

同样能靠自身影响力左右时尚风向的,也有为《The New York Times》和《The Cut》撰文的Cathy Horyn,以及《The Washington Post》的资深时尚编辑Robin Givhan,前者于《The New York Times》开设的“ On the Runway ”可说是时尚人士必读的专栏(目前改由Vanessa Friedman撰写),后者曾获得”Pulitzer Prize for Criticism”奖项肯定,被誉为「能把时尚评论写成文化评论的优秀编辑」。

然而,在被低质量媒体资讯、假新闻、业配文洗版的现代,像Suzy Menkes这样不为品牌收买、又能写出有深度有观点的时尚评论家已经越来越少了,再加上置身其中的时尚工作者或热烈关注品牌资讯的粉丝,也不见得会受到这些时尚评论影响;既然如此,时尚评论的存在还会像从前那般重要吗?当新闻媒体的生存已无法与广告利益切割开来,时尚评论是否已失去了其应有的诚实与中立?

#1 千禧世代与Instagram 的崛起,使时尚评论的读者锐减

除了上述令人担忧的产业现象之外,另一个导致时尚评论读者锐减的原因便是「千禧世代和Z世代的崛起」 ── 在如Instagram以视觉图像为主的社交媒体上,年轻一代已不愿再拨空阅读时尚评论,因为图像永远比文字来得更好理解,消费者也不需像从前那样须苦苦等待杂志和评论发表之后才能见到精彩秀照。

SS 1992 Runway Report from《Vogue》February, 1992

社交媒体无疑改变了大众理解与消化时尚的方式,其中更包括了「网红(influencer)」这项职业的兴起,日渐抹削了时尚杂志与编辑们以往至高无上的地位(如《Interview》杂志宣布停刊便是一项令人扼腕的消息),消费者仅需追踪喜爱的网红与部落客,便能得知现今流行趋势为何、哪几件单品是设计师系列中最值得入手等资讯;然而,这样的便利性也带来了令人沮丧的变化── 当人们舍弃专业的时尚秀评,仅从肤浅的图像与录像解读「时尚」这件事,即便身为最热情尽责的时尚迷,也无法深入了解设计师系列的创作背景故事、设计师本身欲藉由服饰作品表达的想法、以及这些作品在历史/文化脉络的语境中该如何被阐述与连结。

A fashion designer’s physical mood board in the design studio

Photo: The Design Files ,  Fashionempireci

#2 时尚评论的质量,在于「教育读者」的用心程度

当然,不少人观赏时尚秀照/影片的原因仅是出于好奇、或是只想知道近期有哪些流行元素能添入日常穿搭中,但对于真正对时尚有浓厚兴趣、或是置身于产业之中的工作者来说,一篇好的时尚评论仍然具备相当程度的参考价值,甚至在商业领域中也能起到作用── 「我认为我们仍需继续为大众提供专业评论,毕竟部分消费者仍然喜欢在购买商品前,对这些商品拥有更多了解。」《Le Point》时尚编辑Fabrice Léonard曾于采访中如此解释道。

The runway show reports on《Vogue》

那么,一篇时尚评论的质量又该如何衡量呢?除了于写作中展现一定程度的专业性之外,时尚评论撰写者应需深入了解设计师创作的动机、这些商品在技术层面带来的突破、于(观者)心理层面激发的反思和叩问等等,这些巨细靡遗的图文表达,某些程度上不仅能帮助品牌更加认识自己的设计(如Suzy Menkes就被称为『众设计师的教育家』),更能引导读者贴近时尚的「真实面」── 在那些斑斓的刺绣、亮眼的印花薄纱、帅气裤装与趣味手袋背后,隐藏的是值得探讨的创作理念,举凡设计师为什么这样设计(why)、此衣装的用途为何(what)、设计师是如何将概念转化为实体(how)等等,都是比「这件黑色洋装好显瘦」这种评论更具意义的描述,同时也是启发时尚相关科系学生的重要知识来源。

Photos taken in Dior’s atelier

Photo: Vogue US , Need Ideas

#3「不买单负评,却又担心失去曝光率。」:品牌与新闻媒体的爱恨纠葛

「时尚要求批评,但它其实只想要赞美。」《T Magazine》时尚编辑Alexander Fury曾于专访中,道尽时尚评论家常常遇到的两难窘境── 要软化身段、对撰写的对象(品牌)保有尊重,同时又需以诚实态度评论这些作品的优缺点,这对为一线杂志卖命的时尚编辑来说可是难以企及的标准,毕竟只要用字一个不小心就很可能遭到品牌冷冻,如《The Wall Street》的资深记者Christina Binkley就曾被Balenciaga拒绝进入秀场观秀,只因她在文章中以「丑陋」两字形容其系列作品;由此可见,若非是撰稿者抱持着「为了攻击(品牌)而攻击」的心理,这样的「冷冻现象」着实验证了品牌对新闻媒体爱恨交杂的情绪。

Balenciaga SS19 Ready-to-wear

品牌会禁止新闻工作者观赏大秀,多半是不愿让自家设计成为报纸版面上被大肆批评的标靶;然而于此同时,品牌却又需维持与新闻媒体的稳定关系,才有利于广告投放和业配文等宣传活动,因此如何在这之间拿捏出令双方都能满意的平衡,将会是新闻媒体业者面临的一大考验。

Loewe’s AW17 fashion campaign

Photo: Vogue , Loewe

#4 身处「人人皆有发言权」的数位时代中,中立与包容的阅听态度是关键

在这个「每个人的声音皆同等重要」的数位时代,网路的民主性将我们暴露在各家流派的意见之中,虽然这种「多元性」能激发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事件的一体两面,但如何辨识「真正有阅读价值」的评论,是身为阅听人的我们更需钻研的课题。

因此,当每个人都在社群媒体上以自己的看法评论设计师作品时,我们必须寻找拥有自我观点的专业人士意见作参考,并尽量以中立、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并分析各类极端恶评、或是网路上一面倒的赞美,方能从中淬炼出一位优秀阅听人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与看待世间事物的独到眼光。

来站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